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满洲里海关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构建立体化物流网络
满洲里海关       
    2015年7月,满洲里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正式获批,成为继青岛市、西安市、郑州市之后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第二批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也是东北地区首家获批的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满洲里海关以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为平台,积极推动口岸多式联运业务借势发展,探索在满洲里发展班列集装箱集散和拼箱业务,积极推动将满洲里口岸打造成亚欧国际大通道重要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持续提升满洲里口岸辐射力。

    该关将以服务国家战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主动作为,积极服务于国家陆路通道建设和向北开放战略实施,以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为支撑,以区域通关合作为依托,努力构建内引外联、辐射周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据了解,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属于将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进行换装、仓储、中转、集拼等作业集合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关监管场所,一般设在国家或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可将现行转关、过境等模式,整合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以满足铁、海、陆、空等不同运输方式间自由转换和多程运输的需求,满足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单位共享监管设施、实施联合执法的需要,从而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打造多式联运货物互联互通、快速衔接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为东北地区物流的集聚和辐射提供支点。

    近年来,我国水运、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业务规模增长迅速,国家加快运输网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型运输服务的覆盖能力显著提升。但是,不同运输方式间尚未形成有效连接,多式联运集成增益效应无法展现,海关亟待发挥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模式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班列运输模式迅猛发展。满洲里海关结合“哈满欧”、“沈满欧”、“长满欧”等“中欧”货运班列开行,积极探索海铁、陆铁等多式联运跨关区监管模式,着力打造互联互通的高效物流平台,支持转关货物的海运、公路、铁路运输等多式联运,简化多式联运跨关区监管手续,加强区域海关间的联系配合和沟通协调,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2013年9月30日“苏满欧”班列从满洲里口岸出境以来,目前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俄)国际集装箱货运班列已有15条,涵盖了西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多条路线,基本辐射了全中国的便捷高效通道,逐步实现常态化开通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铁路或陆海联运跨省运输,苏州、天津、武汉、长沙、广州、营口、大连、沈阳等58个地区城市的货物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口至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据满洲里海关的统计显示,2015年,该关累计监管发往欧洲的货运班列542列,共45558个标准集装箱,货值18.69亿美元,主要货物为汽车配件、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微型服务器机箱等。

    下一步,满洲里海关将全力以赴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建设及验收,促进满洲里口岸外贸蓬勃、健康发展,并继续增加国内国际班列数量,把这个中心打造成为我国与俄罗斯等中东欧国家“一带一路”交汇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成为辐射我国东北部地区的进出口集装箱监管交易中心。(王健/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