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外贸大省,外贸在浙江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扩大出口、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对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贸易收汇风险递增等因素影响,2012年浙江省外贸形势总体比较严峻。今年1-2月份,浙江省进出口实现437.7亿美元,同比增长3.4%;出口29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增速低于全国4.4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当月全省出口94.7亿美元,同比下降0.9%。
浙江检验检疫局历来高度重视服务对外贸易发展,2008年制定了支持外贸扩大出口的八项措施,开展了扶持百家优秀出口企业活动,2009年开展了以“十个一”为抓手的“服务提升年”活动,2010年制定了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27条举措,不久前,又出台了推动浙江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的十大举措。
一是在服务浙江省“三大国家战略”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三大国家战略”合作备忘录》尽快签署,并严格落实好合作备忘录中扩大浙江口岸开放、支持浙江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口岸能力提升、加强口岸大通关建设等各项内容。在促进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上,加大浙江口岸开放支持力度,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浙江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在促进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支持建设舟山保税港区、舟山金塘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大力支持舟山口岸国际物流、外籍船舶修造及远洋渔业等产业发展。在促进义乌国际贸易改革上,根据总局的各项部署,出台浙江检验检疫局支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创新采购地检验检疫制度、实行便捷通关新模式和探索检验把关新手段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是在服务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方面,重点做好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推进区域化管理、深化检验检疫信用管理、严格执行检验检疫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等方面工作。
三是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方面,重点做好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帮助企业完善自检自控体系、促进地方大型经贸活动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工作,并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支持,落实好“进万企、解难题”活动。
四是在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空间方面,重点做好帮助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发挥认证认可职能作用、加强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特别在帮助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上,充分利用2011年搭建完成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子平台”,继续做好《浙江省主要出口产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指南》,为企业提供有效应对指导。
五是在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重点做好推进通关便利化、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窗口建设标准化水平等方面工作。在推进通关便利化上,继续完善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服务措施,探索进口直通放行制度,提高通关效率。在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上,深化统一信息化平台应用,完善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数字检验检疫”和“智慧检验检疫”建设,为提升检验检疫监管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提供保障。在提升窗口建设标准化水平上,在窗口服务单位全面开展“互学互比 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全面提升检验检疫窗口的社会形象、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六是在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方面,以共同推进《国家质检总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浙江省三大国家战略合作备忘录》内容落实为契机,主动融入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加强交通运输、商务、海关等部门的合作,重点做好两个平台建设、无纸化通关试点及“一次录入、分别申报”等工作,推进泛长三角检验检疫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