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欧盟收紧普惠政策 中国企业须未雨绸缪
国际商报(舟山检验检疫局:俞建红 网摘)       

欧盟欲将中国等部分新兴经济体排除在普惠制受惠国名单之外的行为近期再加码。专家表示,自1996年开始,欧盟已多次大规模减少给予中国的受惠产品待遇,从产品毕业行业毕业,中国国家毕业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还在欧盟普惠制名单中的出口企业应该提早准备应对方案。

据驻欧盟使团经商参处日前的消息,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题为《贸易、投资和增长――政策服务于最需要的国家》的通讯,以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为例指出,部分发展中国家地位近几年不断上升,已不需要享受欧盟的优惠政策和贸易援助,后期,欧盟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将向非洲等最不发达国家倾斜,尽快修订普惠制(GSP)安排,以保证仅有最不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从普惠制安排中获益。一旦中国从欧盟普惠制中完全毕业,意味着中国制造今后输欧再无法享受最优惠关税。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将增加中国商品出口成本,但考虑到近些年欧盟已刻意减少中国受惠产品范围,中欧贸易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冲击。不过,专家也提醒,中欧贸易取消普惠制是大势所趋,出口企业要提早准备。

取消普惠制影响有限

普惠制全称普遍优惠制,是工业发达国家据其给惠方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优惠关税制度。目前,普惠制项下的出口产品关税平均比最惠国税率低约1/3,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税率最低、最有吸引力的一种关税制度。自1978年中国出口欧盟产品享受普惠制以来,的确给中国输欧商品带来不少好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研究员表示,优惠的税率降低了产品成本,进一步凸显了欧洲市场上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而后期,随着欧盟刻意减少给予中国产品普惠制,必然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但这种影响是一时的、有限的,不会对现阶段中欧贸易造成巨大冲击。姚铃判断。她还表示,从1996年起,欧盟就已刻意减少中国的受惠产品,中国制造囊括在普惠制中的商品种类已不多,即便当下完全取消对华普惠制,也不会对企业出口欧洲造成重伤。

中国国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分析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下,全球范围内多种类产品关税都在逐步下调,即使没有普惠制,企业所享受的平均关税水平也不高,无需过度担心。至于部分企业忧虑对华普惠制取消后跨国公司投资转移的问题,张永军认为,在一些利润较低的产业可能会出现转移,但这不会成为主流。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有远见的跨国公司不会仅因普惠制就放弃在华投资。张永军称。

资料显示,自1996年开始,欧盟多次大规模减少给予中国的受惠产品。中国造化学品、皮革及毛皮制品、服装、鞋、玻璃及陶瓷制品、贱金属、家具、玩具、乳、蛋制品、家电等先后脱离了欧盟普惠制名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98%的中国工业制品就已脱离欧盟普惠制名单,现在只有原材料、农产品等极少数产品还继续享受欧盟普惠制’”。姚铃称。

做好准备应对毕业

产品毕业行业毕业,依照欧盟在普惠制上的态度,姚铃认为,中国国家毕业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还在欧盟普惠制名单中的出口企业不要再躺在普惠的温床上享受,而是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建议,出口企业要坚持转型升级,产品要从价格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加大创新能力,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来抵消欧盟普惠制取消后的关税升级问题。在战略上,企业可以考虑投资非洲等仍在普惠制范围内的地区,继续利用相关优惠政策,亦或是推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其他仍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的出口业务。

另外,虽说中国制造普惠制中完全毕业将是大势所趋,但在欧盟还能对中国给惠的期间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争取更多地享受,多拿一些优惠的机会。值得关注的是,欧盟普惠制的优惠给予是动态的,一旦欧盟认为某一国所出口的产品没有影响到两国的贸易逆差,就会考虑恢复对这个产品的普惠制。因此,即便是出口产品已被取消优惠,企业也应持续关注,如果有恰当时机,可以通过协会商会等中介机构,再向欧盟申请优惠待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