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
海关总署       
    10月7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海关合作分委会第三次会议在苏州召开。
 
    会前,中国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会见了俄联邦海关署第一副署长马里宁。于广洲说,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双方经贸合作,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俄双边进出口总额为5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3.3%。今年1-8月,中俄进出口总额达50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7%。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于广洲同时指出,规范通关秩序是双方合作的长期任务,虽然我们在监管上有新进展,但目前影响中俄正常贸易的“灰色清关”问题依然存在。双方要继续加强合作,加强信息交换。一是要进一步推动通关便利,制定完善预申报、预归类、企业分类等有效措施,提高通关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企业通关知识培训,培养企业守法意识,为守法企业通关服好务。二是要继续联手坚决、有效、有力地打击走私。于广洲强调,对中俄企业来说,遵纪守法很重要,对双方海关来说,提供便捷通关服务很重要。希望此次会议能进一步共同推动规范通关监管秩序,增强企业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遏制“灰色清关”,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他说,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成立三国关税同盟后,既有利于区域经贸发展,也给中国与俄白哈三国海关合作带来新挑战,中国海关愿意就俄方关切的问题进行研究和交流。 

    马里宁说,中俄海关合作基础良好、内容广泛,合作成果得到各方认可、反响良好。俄海关推出了企业分类、预申报等措施,积极落实守法便利。他表示,俄海关愿意与中方开展各方面合作。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海关合作分委会第三次会议由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俄联邦海关署第一副署长马里宁共同主持。双方首先总结回顾两国海关合作进展,认为上次会议以来,两国海关围绕“规范通关监管秩序,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中心任务,研发信息交换系统,研究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稳步推进便捷通关合作。同时,双方举办了海关关长培训班及中俄海关通关知识培训班,为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奠定了基础。此外,在打击走私、边境知识产权保护、估价技术交流等方面两国海关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中俄贸易通关监管秩序进一步规范,通关效率显著提高。
 
    中方请俄方研究支持在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内设立专门的电子报关中心,通过电子报关的形式进行货物预申报、预归类以及远程放行,并希望俄方对有关货物通过“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过境俄罗斯给予通关便利。7月正式开业的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为进出口外贸企业提供了合法、规范、安全的经营场所,目前1000余家企业入驻该中心,对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整体层次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今年7月1日正式上线,从中国重庆始发,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运行费用较航空运输节省,运行时间比海路运输缩短多半,是一条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新路线,被称为“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的开通,有效破解了内陆地区发展外贸、特别是加工贸易的物流问题,为内陆地区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以及成品出口开辟了新的外贸通道。 

    双方一致表示,两国海关应深化规范海关通关监管秩序,优化通关流程、简化海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共同打击跨境走私,维护正常贸易秩序,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加强信息互换,研究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在现有合作基础上,会议确认成立专门工作组,针对2009年11月27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关税同盟成立后的新情况,加强海关合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双方一致认为应抓住两国关系快速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为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15年前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前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做出海关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