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一期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厦门港务集团 杜宏佳 吴志毅       
    2011年4月26-27日,集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于一体的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一期工程迎来了竣工验收的重要时刻,也是厦门港建设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时刻,国家交通运输部在厦门召开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燕太祥局长助理、李永恒处长和省交通厅、省质检站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市港口管理局、市发改委、海事局等主管部门和专家以及各参建单位参加了会议。
 
    验收会上,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组成的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关于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质量监督机构的评定意见、使用单位的试运行报告和厦门市港口管理局的初步验收汇报。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一期工程已按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标准和设计要求全面建成,工程总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范围内,工程质量总体优良,竣工验收手续完备,竣工档案资料基本齐全,经试生产运行,满足使用要求,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为建设三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水工结构按可靠泊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设计),主码头岸线长1246米,年集装箱吞吐能力为180万TEU;一个工作船泊位,岸线长120.16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前沿停泊水域、调头区、陆域配套设施及装卸设备等。工程于2004年1月16日开工准备,2007年10月18日完工;项目总计概算343071万元,实际造价290269万元。厦门港海沧港区一期(1#、4-5#泊位)工程为建设一个10万吨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1#泊位,水工结构按停靠泊集装箱量1.2万TEU集装箱船设计) 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泊位长443.836m,近期设计年吞吐能力为集装箱35万TEU;二个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4#、5#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设计) 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满足7万吨级和10万吨级散货船(吃水控制在14.8m内)的靠泊要求,两个泊位总长390m,近期设计年吞吐能力为集装箱11万TEU、杂货40万吨。
 
    集团郑永恩董事长在会上指出,随着海西经济的发展,厦门港以勃发的态势成为这一区域的“旗舰”,为厦门乃至海西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为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的主要窗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港口,厦门港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一期工程(1#、4-5#泊位)的竣工验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厦门港适应航舶大型化的能力,使其拥有世界高等级、专业化的集装箱深水作业港区,也极大地完善了干线港的功能,为厦门港挤身世界集装箱强港提供了充足的硬件条件,并且对厦门市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水平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海西港口群的龙头港口的企业,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一直致力做大做强厦门港。2010年集团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775.68万吨,比增22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7.69万标箱,比增25%,成为厦门港列居全国港口第7位、世界港口第19强的重要支撑。厦门港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一期工程(1#、4-5#泊位)竣工验收后,标志着集团自身港口建设发展的整体实力有了新的提升和突破,也意味着集团今后的发展有了新的起点和目标。集团将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推进厦门市“大港口、大物流、大联运”建设,构建通往内陆、通往国际和通往台湾地区新通道,打造厦门市国际航运枢纽港而不懈努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