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浙江检验检疫局加强国外官方通报调查分析
浙江检验检疫局       
    据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5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5%。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浙江出口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出口产品国外官方通报和退货一直冲击着“浙江制造”的形象。为此,浙江检验检疫局组织人员认真开展国外官方通报调查、分析,帮助出口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维护出口企业正当权益和正常外贸秩序,认真履行检验检疫职责。
 
    近两年,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收到的国外官方通报主要特征如下:一是通报数量逐年下降。2009至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共收到国外通报调查432起,其中2009年224起,占出口货物总批次的0.16‰,通报数量同比下降3.03%,2010年208起,占出口货物总批次的0.13‰,通报数量同比下降7.14%,尤其是出口食品农产品,国外通报数量从2008年的91起,下降到2009年的51起和2010年的35起,呈明显下降趋势。二是通报产品主要涉及出口食品农产品、机电产品、轻纺产品、玩具、化矿产品5大类。三是通报国家和地区众多,分别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9年通报最多的国家分别为西班牙、德国、匈牙利,2010年通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西班牙、中国台湾、德国。四是通报产品产地集中在义乌、温州、金华(义乌除外)、台州等地。
 
    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出口产品国外通报的主要特征是:一、出口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偏低。由于浙江出口产业聚集特征明显,以中小企业数量居多,企业规模小,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出口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偏低,自身产品质量不过关,但产品出口国家却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技术壁垒高、贸易保护措施多,最终导致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出口产品通报数量难以下降。二、非法检目录产品通报比率上升。2009年出口的工业品中,被通报的目录外商品有58起,占总通报数的31.7%。2010年出口的工业品中,被通报的目录外商品有67例,占总通报数的38.7%,同比上升了15.5%。三、国外通报产品集中在轻纺、玩具产品。由于轻纺产品、玩具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直接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外对质量安全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涉及婴幼儿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国外对日用消费品尤其是轻纺产品的标准和要求正日益提高,导致国外通报数量居高不下。四、通报案例查实率偏低。以2009年为例,通报案例查实率仅为52%,而在所有被通报的产品中有70%是属于法定检验商品。主要原因是企业出口逃检、信息缺乏、企业不诚信等导致无法查实。五、非产品质量原因通报多。如与输入国官方沟通不畅、经复验合格已取消通报、运输过程中存在问题、进口商未按要求抽样送检、检测方法不一致、国外官方检测结果有误等原因,引起国外官方通报。
 
    浙江检验检疫局将近两年国外通报分析的有关情况报送了浙江省政府和浙江省商务厅,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履行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共同加强质量安全工作,并提出了多项措施和建议。一是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为契机,抓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二是强化“生产企业是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三是严格实施风险分析制度,推行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四是关注研究国外技术壁垒,完善快速预警反应机制,五是继续实施区域化管理,建立出口产品示范区,六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七是扎实开展出口产品国外通报案例和出口退货调查。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