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刚刚结束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建设幸福广东,法治既是重要保障,也是重要指数。在审议《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便强调,法治广东是幸福广东的重要保障,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广东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就有打私工作的一份功劳。反走私是维护良好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始终把反走私工作作为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全省反走私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
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分管副省长李容根等省领导高度重视,经常过问反走私工作,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把反走私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打私办主任罗欧在工作中也多次强调,要分步骤、分阶段在重点问题、重点领域的改革发展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做好全省、全国反走私工作排头兵。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打私系统以开拓创新、扎实进取的精神统揽全省反走私工作全局,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先后在查获走私案件案值、推动反走私区域合作、加快反走私立法、开展反走私普法宣传、加强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加强反走私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已跨入新的开局之年,广东将进全面推进反走私工作的科学发展,继续给力广东经济发展转型,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副省长李容根谈反走私
创新机制 联合缉私
广东地处东南,毗邻港澳,拥有3368公里的海岸线,历来是全国反走私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近年来,广东进出口规模始终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同时,在广东地区查获的走私案件数量、案值、涉税均占到全国半数以上。
副省长李容根自2003年分管广东省打私工作以来,打私系统在谋求科学发展途中夺得耀眼佳绩。在李容根副省长的领导下,广东省打私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各级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新突破,保持反走私高压态势,打团伙、破大案取得新进展,大力拓展区域反走私合作空间,对外交流更频繁、合作更紧密。
回顾过去7年,李容根副省长用六个“必须”总结做好打私工作的经验:必须坚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依法行政;必须坚持打防结合;必须坚持教育、防范、制度、监督并重;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进取意识;必须高度重视能力建设。
走私大要案发案率逐年下降
记者:李副省长您好!“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反走私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这些成绩与科学发展反走私工作分不开,我们想了解广东省谋划反走私科学发展的历程。
李容根:反走私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汪洋、黄华华等领导同志曾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反走私工作进行部署,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走私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007年7月,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要求进一步强化反走私综合治理,提高打击走私的整体效能。同年8月,黄华华省长主持召开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精神,强调要把贯彻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精神作为推动广东反走私工作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新起点,继续推动省反走私工作创新发展,争取更大成绩。
2008年,在全面总结分析当前广东省反走私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经全省打私战线上下讨论,反复论证,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广东反走私工作科学发展的“十大举措”、“三十条对策”,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广东省反走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09年,围绕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精神,广东省打私系统深入研究反走私工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对策措施,为广东省反走私工作应对新的挑战、实现新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在查获走私案件案值、推动反走私区域合作、加快反走私立法、开展反走私普法宣传、加强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强化反走私信息化建设和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等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得到国家打私办的肯定和赞扬。
记者:“破大案、打团伙”一直是广东省打私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容根:广东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抓要犯”为工作重点,先后侦破了一批大案,抓获了一批要犯,摧毁了一批犯罪团伙,极大地打击和震慑了走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大规模的走私犯罪活动继续得到有效遏制,大要案的发案率逐年下降,为确保广东走私态势稳中有降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案值16.39亿元的走私白银系列案,走私手机的“8703”专案,走私成品油的“8107”、“1209”专案。前不久,由海关总署组织、协调、指挥,粤港海关联手侦破的“1209”专案,一举打掉了以惠州谭氏兄弟为首的走私犯罪团伙,该团伙走私红油22.2万吨,案值高达14亿元,涉嫌偷逃税款约4.3亿元。走私团伙往往与地方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危害一方。打掉一批走私团伙,对于震慑走私分子、净化社会风气意义重大。
构建综合治理防范体系
记者:反走私工作落脚点在基层,广东省如何落实反走私基层工作?
李容根:反走私基层工作重点是抓落实。我们先后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加强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层层落实反走私工作责任制。在进一步学习推广湛江“十百千反走私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重点地区镇村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镇村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的原则、目标、任务、工作制度及措施。广东省打私办与省综治办联合下发关于把反走私综合治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核的通知,认真开展基层反走私综治考评,组织了所属21个地级以上市及40个重点县(市、区)的反走私工作检查考评。我作为分管副省长,与21个地级以上市、23个中央驻粤及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反走私责任状,把开展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的实际效果与责任人的政绩、晋职晋级和奖惩等紧密挂钩,纳入干部考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督促了责任落实,检验了治理成果,推动了工作创新。
此外,反走私综合治理防范体系也逐步构建。沿海反走私重点地区非设关地在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中有着特殊地位,对反走私斗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州、深圳、珠海等十五个市,在沿海反走私重点地区非设关地建立反走私巡防队,把反走私与维稳综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固定执勤点和反走私视频监控作用,防控措施不断加强。创立全国第一个反走私公众网站,创办全国首个以反走私为主题的杂志《缉私战线》,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载体,提升宣传效果。建立诚信联盟网站,健全进出口企业信用制度,开展诚信企业评比,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效果很好。
出台全国第一部省级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立法
记者:依法缉私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与广东加强立法、公正执法,积极推进反走私法制化进程的工作息息相关。
李容根:是的。2006年以来,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先后出台了反走私综合治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10年5月1日,省政府审议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综合治理工作规定》,这是全国第一部省级反走私立法,既是广东省多年来反走私工作经验总结,也是指导反走私工作依法开展的重要法律依据,在全省乃至全国反走私工作领域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以《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规定》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我们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充分解读《规定》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宣传报道近年来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组织全省打私系统对《规定》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培训。各地、各职能部门通过学习、贯彻和实施《规定》,不断强化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积极推进反走私法制化进程。
我们积极研究解决反走私工作中遇到的执法疑难问题,修改完善有关行政法规和文件规定。出台了《查获走私、违规大马力高速摩托艇奖励办法》和《举报走私非涉税物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完善了非涉税物品走私举报奖励机制。针对不法分子利用直通港澳车辆从事走私违法行为的现象,起草了《直通港澳运输车辆管理办法补充规定》、《港澳直通车辆管理办法》、《直通港澳运输车辆走私处罚规范》;进一步规范管理,预防和打击假冒及利用港澳流动渔船参与走私活动,印发《关于放宽港澳流动渔民渔业辅助摩托艇马力限制深圳试点的工作方案》。海关广东分署与省公安边防总队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涉嫌走私案件移交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案件移交;工商部门针对《投机倒把条例》废除后执法依据不足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依据相关法律查缉和处理走私案件。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反走私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记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李容根:近年广东省反走私电子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经全国打私办和省政府批准,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开展反走私电子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第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于2009年完成,在全省17个地级以上市建成了54个反走私视频监控站和186台前端摄像机,对沿海、沿江和重要通道等走私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控,成为广东省科技缉私的品牌和亮点。在第一期工程项目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第二期工程项目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工作。目前,二期项目设计规划工作已顺利完成。广东省反走私电子监控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得到全国打私办的充分肯定,中央政法委将广东省的成功经验载入《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鉴(2009年卷)》,向全国推广。
广东省反走私网站群建设也初见成效。为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在反走私工作中宣传教育作用,去年省打私办以网站群技术对全省已建反走私公众网站进行升级改造,从而构建成一个以“中国缉私网”、为顶层,省、各地市和县区打私办四级共70个网站为一体的网站群,实现了全省反走私网站的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反走私工作大局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几年广东整合周边省、区的力量开展反走私工作,区域反走私合作开展得很紧密。
李容根:整合周边省、区的力量开展反走私工作,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去年成功召开了“泛珠三角”区域反走私合作机制联系会议,共同分析了当前泛珠区域走私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区域性打击走私联合行动成效显著,如广东、广西、福建联合开展了打击治理非法经营走私进口旧服装专项行动,努力从堵住走私源头、切断走私运输渠道、整治非法经营市场上下功夫。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2月28日,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打击走私联合行动,主要是针对成品油、冻品、旧服装等应节商品的走私活动。
为了更好地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走私先进经验,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反走私工作大局,从2006年开始,我们针对反走私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全省打私系统业务骨干出国考察。2009年底,我们创新性地成立广东省反走私对外交流协会,并先后组织赴南非、欧洲和台湾等地学习考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外出考察的同志不仅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缉私制度和管理经验,还融会贯通,不断创新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思路,为广东省反走私工作创新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十二五”期间,广东反走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李容根:“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反走私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线,推动广东省反走私工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持续保持反走私高压态势,认真落实反走私责任制,不断夯实反走私基层基础,务实推进反走私区域合作,着力加强海防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打私战线干部素质,继续当好推动全国反走私的排头兵,为进一步加快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贡献力量。广东省反走私工作主要目标是:反走私工作平稳可控,海关关税持续增加,进出口秩序和市场秩序稳定有序,社会风气继续好转。
记者:接下来将重点抓好哪些工作重点呢?
李容根: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广东省反走私工作深入发展。
二、坚持以贯彻《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规定》为核心,依法行政、依法缉私,不断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法治化进程。
三、坚持以强化责任制为龙头,以责任贯穿工作始终,不断深化第一责任。
四、坚持以开展专项行动为重点,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防大规模走私的反弹和回潮。
五、坚持以创新思路为抓手,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进一步破解反走私难题。
六、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不断建立人民满意的打私队伍。
打私工作成效
近年来,广东进出口规模始终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同时,在广东地区查获的走私案件数量、案值、涉税均占到全国半数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省共查获各类走私案件10895宗,同比上升39.57%;案值104亿元,同比上升34.8%。其中,查获涉案值千万元以上案件31宗,亿元以上案件16宗。检察院依法批捕走私犯罪嫌疑人921人,法院审理判决6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