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企业装运前检验座谈会在义乌召开
11月30日,中埃企业装运前检验座谈会在义乌召开。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沙菲克主席、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刘世远副司长、浙江检验检疫局刘志研副局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刘志研副局长对沙菲克主席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指出,从2009年埃及贸工部与国家质检总局签订了装运前检验协议以来,两国质量监管部门在控制产品质量方面精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两国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加深友谊架起了金桥。为了做好输埃产品装运前检验工作,浙江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规范检验、监装、核价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监装工作有效开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确保输埃商品顺利出口。特别是义乌检验检疫局,建立检验监装工作新机制,加班加点为出口埃及商品保驾护航,为提高输埃商品质量安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刘志研副局长还指出,我们与埃及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所做的努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提高出口埃及商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埃及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中国商品。希望能够与埃及质量监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共同做好监装工作,让更多的中国产品给埃及消费者带去幸福与欢乐。
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沙菲克主席对一年多来中国政府在确保输埃产品质量安全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对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监装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沙菲克主席指出,自2009年5月份中国实施装运前检验工作以来,埃及市场中国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一些质量不好的中国商品在埃及市场上基本没有了。
在会上,与会各方还就输埃商品装运前检验、监装、核价工作规则,埃及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清关程序等议题做了交流。驻义埃商代表及义乌组货单位代表还分别就当前装运前检验工作中清关、核价、证书传递与埃及、中国质量监管部门官员进行了现场交流。中埃双方就大家普遍关心的核价问题达成初步共识。
近年来,中埃贸易发展迅猛,2008年中埃贸易额达到了62.4亿美元,2010年有望突破75亿美元。浙江是我国对埃贸易大省,2009年5月至今年11月共实施输埃商品检验监装2万多批,占全国输埃监装总量的50%。义乌是浙江对埃埃贸易重要基地,2009年5月至今年11月共实施埃及检验监装1万多批,占浙江输埃商品检验监装总量的50%。
本次座谈会的召开,促进了中埃双方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出口埃及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解决长期困扰监装工作中的问题。对做好输非商品检验监装工作,确保输非商品质量安全,促进中埃贸易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埃及财政部、海关总署、进出口控制总局、埃中企业家协会、埃及使领馆官员,在义经商的埃及客商、义乌组货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