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有效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侧记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       
  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张家港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张家港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提速、增效、减负”和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服务优化年”的目标,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效率服务为重要抓手,推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有序开展。
  效率服务:助企业破“冰”前行
  张家港局通过试行改水尺计重为多港分卸和料斗秤计重方式、改进口棉花包包衡重为集装箱衡重方式等9种监管方式,着力提高通关效率,帮助企业节省生产成本。今年1~5月,该局共为企业增效1.4亿元,节省货物进出时间27万小时。
  推行“检e通”通关模式。该局在无纸化报检的基础上,整合、简化电子报检、电子监管、电子缴费、电子转单等各项业务流程。在该模式下,企业只需通过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将报检数据发送到检验检疫部门,足不出户即可完成除电子监管拦截批外所有发送批次的报检、交费、取证等全部检验检疫工作,而每月只需一次性将归档资料送交检验检疫部门并取回发票即可。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出口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实现了“提速、增效、减负、严密监管”的工作方针。
  推行衡器计重模式。张家港东海粮油、江海粮油是两家大型的大豆进口企业,每年进口大豆250万吨,今年1~5月也已进口134.8万吨,货值5.3亿美元。根据张家港口岸实际,只能采取水尺计重模式,影响了企业的短重索赔。针对这种情况,张家港局多次到企业和宁波、舟山等相关口岸进行调研,最终将东海粮油进口大豆的计重方式由两港分别进行水尺计重改为统一在张家港作料斗称计重,这种新模式新机制每年为企业挽回损失达1000万元。目前,该模式已推广到江海粮油等相关大型企业和连云港、舟山、北仑以及日照等4个省内外兄弟港口。
  技术服务:为企业“雪中送炭”
  该局会同政府、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打造张家港市出口粮油产品等公共检测平台。与江苏东海粮油签订检企合作备忘录,对其国家认可的14个检测项目23个检测方法进行引用,使该公司出口粮油更加快捷,此一项将为该企业增效200万元以上。该局与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共同推进毛纺加工业集聚区建设,搭建出口毛纺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创新毛纺原料及成品管理模式,实施过程监管,变对产品批批检验为对企业的监督和产品的验证抽查,采用该模式,预计为天宇毛纺、扬子纺纱、澳丰毛纺、中奥毛条等企业减少开支150~200万元,每批节省7~10天。
  该局认真落实江苏检验检疫局“春风行动”要求,主动为生产鲜切菊花的张家港骏马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病虫害防治和出口检疫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截至目前,张家港地区鲜切菊花已顺利出口日本50万株,预计年内出口可达250万株,该局积极帮助辖区内54家企业进行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识别,免费培训质量监督员、产地证签证人员和报检员合计617人次;指导4家企业通过一类分类管理企业的现场审核。
  近年来,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严格,为此,该局一方面对国外官方通报的信息及时通报给企业;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合格评定标准数据库。据统计,今年1~5月,该局共检验检疫出入境商品33736批、货值42亿美元,服装、汽车等主要出口产品未出现被国外通报退运现象。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