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台州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产品质量值得思考
台州市打私与海防口岸办 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一直是台州的大宗出口机电产品。据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7年经该局检验的出口节日灯、小家电共14000批,货值5.33亿美元,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发达国家。然而近期,台州的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产品质量不容乐观,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展的质量抽查中,不合格检出率较高,并屡遭欧盟通报,值得我们台州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思考。

2008年1月下旬至3月,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对台州全市出口小家电、灯具产品型式试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了核查。在事先未通知企业的情况下,对9家企业在生产、仓储或包装中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抽取了11个规格样品送相应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有3家企业的4个规格产品检测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6.4%。不合格项目涉及安全性能、标识等方面,具体有: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开关材料针焰试验、使用说明和标识等不合格。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提高和国际贸易磨擦加剧等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产品安全质量问题重新显现,国外召回数量和产品质量通报不断增多。2007年全年台州有5家企业5个规格的机电产品被国外通报。2008年1至4月,在欧盟“非食品类产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发出的质量通报中,涉及台州出口机电产品的通报有11个,其中节日灯企业5家,电动工具1家。通报中产品均已被强制从市场上撤柜,相关公司被吊销产品认证证书或被处高额罚款,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巨大。

目前,制约台州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产品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

1、企业良莠不齐,不法企业扰乱出口秩序,影响出口产品的声誉。这种现象在出口节日灯行业尤其突出。除行业主流外,还存在一些专门生产低档、劣质甚至假冒的出口节日灯的“地下工厂”,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证。这些低端劣质节日灯生产企业往往规模很小,到处打“游击”,从不向检验检疫部门报检,千方百计逃避检验监管,用劣质产品冒充其他正规厂家的产品。在对欧盟通报的深入调查中,有2家被通报节日灯企业的产品系仿冒伪造,3家被通报节日灯企业从未向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

2、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同行竞争激烈。企业缺乏贸易、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管理制度和质量体系不健全,满足于家庭式管理。由于产品的市场与规格雷同,节日灯和小家电企业大多各自为战,缺乏协同精神,为接到订单不惜竞相压价,不仅造成出口秩序混乱、行业整体利益受损,而且还导致国外对我反倾销大量增加。

3、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安全质量问题凸现。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新《劳动法》实施导致劳动成本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应对各项技术壁垒的投入加大等因素,令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企业生产的经营有较大不确定性。原先的劳动力低廉和政策优惠等优势开始削弱。据有关资料显示,仅欧盟 RoHS指令的实施,使产品成本上涨约10%-15%。本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产业及其上下游受到了严重冲击。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不得不选用价低质次的零部件,精减管理人员,减少技术投入,从而导致出口质量下滑。据统计,2007年出口节日灯批次、金额不合格率分别为0.5%和1.1%,与2006年相比有了成倍上升,出口小家电金额不合格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0%。

4、国外的技术壁垒层出不穷,企业疲于应付。技术壁垒措施正成为各进口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主流措施,出口机电产品已成为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近年来,与节日灯、小家电有关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有欧盟的低电压指令、EMC指令、ROHS指令、WEEE指令等,REACH法规和EUP指令也将在今后几年中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加拿大有专门针对节日灯、小家电产品的标准法规。欧盟每一次技术壁垒的实施都会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台类似标准。各种技术壁垒的出现,大幅提高了出节日灯、小家电技术门槛。出口企业为了应对这些技术壁垒,需在技术开发和产业升级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企业出口规模受到严重限制,一些企业在应对工作中直接遭到淘汰。近几年来,台州最大的五家出口节日灯企业年出口额一直徘徊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出口规模难再实现跨跃。

为防止因产品质量下滑影响台州出口节日灯和小家电的质量信誉,促进台州出口机电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着重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加强管理,规范台州节日灯、小家电出口秩序。(1)、从指导思想上转变产品安全质量观念。《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而生产企业是产品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应重视出口产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当地企业的产品安全质量;(2)、整顿规范出口市场秩序,坚决制止部分企业恶性竞争行为。按照国内市场商品价格,制定出口商品最低控制价,引导企业建立良好的出口市场秩序;(3)、积极引导建立出口行业协会,按照一致对外的原则,加强行业组织协调,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同时,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外贸法律规章制度,反对不正当竞争,提高外贸的法治化水平;(4)、引导各出口企业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在努力扩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巩固并扩大国内市场。

二是“政、检、企、协”四位一体,积极应对各项技术壁垒。在今后一段时期,全球各国将更重视从全球战略的高度审视中国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今后台州地区来自国际市场的各种贸易争端将会激增,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制约台州节日灯和小家电出口的重要因素。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和各种技术壁垒层出不穷的新情况,需要各行各业各层面的通力协作。(1)、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服务平台,关注技术壁垒的执行情况,充分利用WTO/TBT有关条款,保护本国企业产品出口。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2)、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收集相关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做好信息宣传与公开工作,帮助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3)、企业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可随意向他人提供认证证书,也不可无条件满足客户要求。要注意收集进口国的有关标准、法规,及时了解进口国有关要求并认真执行。要从原料的选择、设计、工艺及运输手段等多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努力建立自己的知名品牌;(4)、节日灯和小家电协会要加强自律管理,增进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的联系和磋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培训、咨询和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以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消除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进一步巩固2007年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和完善出口节日灯、小家电检验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台州节日灯、小家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出口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出口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100%核查,与出口生产企业100%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对出口生产企业100%备案,对出口产品的型号100%进行报检前确认和对检验人员100%进行岗位能力认定,建立出口节日灯、小家电产品的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构建“产区政府负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

四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行业健康有续发展。“地下工厂”猖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抹黑了台州出口节日灯、小家电在国外的形象。为有效打击这些违法行为,需保持对不法企业的高压态势。(1)、地方政府要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不遗余力地配合检验检疫部门加大对“地下工厂”的查处力度;(2)、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与口岸局的职能协调,建立协查机制,防止发生逃、漏检现象。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坚持产地检验和辖区管理的原则,不得接受来自其它产地的节日灯、小家电的报检,防止不法企业到处找路子、钻空子,绕过产地局的监管;(3)、落实好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统一检验标准,杜绝大部分低劣节日灯、小家电的出口;(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积极在行业内下发警示通报,保护守法企业的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