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记者从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获悉:全国边检机关自2007年10月1日统一在国家对外开放口岸设立边检“紧急救助通道”以来,截止2008年5月1日,已历时七个月。据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设立边检“紧急救助通道”以来,该站已先后为30名伤、病重旅客、船员开启边检“紧急救助通道”,成为全国边检机关开启“紧急救助通道”最早、最频、最多的边检站。
为进一步提高边防检查服务水平,为出入境旅客和交通运输工具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的通关服务,更好地贯彻“执法为民”思想,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安部决定从2007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对外开放口岸实行设立“紧急救助通道” 、中国公民出境免填登记卡 、对迟到旅客实行“免排队”服务、 “提前加开通道”等12项便民服务措施。
边检 “紧急救助通道” 的设立,旨在解决旅客急难需求。该通道设立后,边检机关遇有需要紧急出境、入境救治的病人或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应立即开通“紧急救助通道”,尽可能提供通关便利。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认真落实公安部关于设立边检 “紧急救助通道”等服务措施,于2007年10月3日,率先在全国边检机关启用边检 “紧急救助通道”,为身患脑中风疾病取道厦金航线返台就医的年轻台胞林钰小姐开启边检“紧急救助通道”。针对病患台胞林小姐病重无法行走,需用担架抬着通关,不便走正常查验通道的实际情况,该站为林小姐首开边检“紧急救助通道”,特地指派边检民警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为病患台胞林小姐及其陪护人员办理出境边检手续,并引导、帮助他们从边检“紧急救助通道”直接通关登轮,极大地提高了患病台胞的通关速度,减少了患病台胞的痛苦。周到、高效的人性化边检通关服务赢得两岸红十字组织的工作人员和病患台胞家属等的一致称赞。
据担负厦金航线边检工作的厦门边检总站东渡站民警介绍:
2007年10月1日边检“紧急救助通道”设立前,该站应两岸红十字组织的请求,于厦金航线开通的次年,即2002年6月7日首次为时年79岁,家住台北,来福建探亲时脑膜癌旧病复发的台胞饶永江老先生开辟返台就医的生命救助“绿色通道”。2007年10月1日起该站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正式在厦金航线等位置设立了边检“紧急救助通道”,由此,该站正式将厦金航线生命救助改称为边检“紧急救助通道”,截止2008年5月1日,已有119名伤、重病患者经厦金航线“绿色通道”(含“紧急救助通道”)往返两岸就医。厦金航线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黄金通道”的同时,也成了两岸伤、病重患者往返两岸就医的“首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