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舟山口岸口岸系统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走创业创新之路、促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战略部署,始终不渝地加快发展,保持口岸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推进舟山口岸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为此,记者专访舟山口岸办徐爱华主任。
记者,2007年,舟山口岸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舟山口岸主要有那些成绩;
徐主任一是抢抓机遇求发展,口岸业务增长迅速
2007年,舟山口岸各部门紧紧抓住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口岸各项业务指标取得较快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货运量4520.36万吨,同比增长27.2%,其中原油进口1967.87万吨,矿砂进口1672.73万吨,实际水产品出口5.8万吨,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口岸第一;进出口货物总值14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4%;监管进出境船舶5049艘次,同比增长9.6%;办理出入境人员手续64089人次,同比增长0.8%;集装箱进出口累计7937标箱,同比增长59%;修理外籍船舶891艘次,同比增长38.4%;海关两税合计13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44%;港口吞吐量1.28亿吨,同比增长12%。
二是把握重点破瓶颈,口岸开放进展顺利
在国家开放申报程序更加规范,相关部门管理更加严格,我市申报开放项目处于相对集中期这样的大背景下,口岸开放工作进展顺利,保证了我市重点项目的按期投产。
制定《舟山口岸“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实施意见》。按照国家和省“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要求,结合舟山口岸实际,明确了全市“十一五”期间口岸发展的重点项目,同时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大通关建设等作了总体部署。
完成部分区域开放范围划定工作。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争取,多方沟通,完成了舟山本岛北部地区、长峙万吨级码头和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二期码头对外开放区域范围、锚地和航线划定工作。目前,舟山口岸开放水陆域总面积已达1130平方公里。
启用部分企业码头、船坞。老塘山三期扩建码头、岱山浪激咀万吨级码头、舟山市南洋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浙江弘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舟山市金舟船厂等5家企业码头、船坞于年初正式对外启用。至此,我市外籍船舶修造企业数量增加至19家,开放码头增加至8个。
取得部分重点工程开放工作较大进展。万邦永跃船厂西航线对外开放已经得到南京军区批准,并已函告省政府。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部分区域对外开放申报工作取得一定突破,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沟通协调之中。长峙万吨级码头、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二期码头和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岱山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等项目获交通部批准临时对外开放。全市部分船舶修造企业区域对外开放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先后组织召开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二期码头、和邦化学公司、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岱山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长峙万吨级码头、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世纪太平洋化工品中转码头等项目口岸建设协调会,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要求,提前介入,指导企业落实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舟山口岸开放范围确认工作。舟山口岸开放范围确认工作关系到我市2002年以后省政府批准的舟山大部分开放区域和项目能否得到国家认可,直接影响到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确认方案在征求各查验单位和部队的意见后,已经上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
三是突出服务抓规范,管理水平提升显著
按照“方便快捷、协调高效、环境优化、监管到位”的总要求,积极加强口岸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建设,促进了口岸秩序进一步规范,口岸运行进一步安全,口岸管理进一步改善。
稳步推进大通关建设。在充分调查研究、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舟山口岸大通关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通关建设的方向。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应用工作。组织浙江电子口岸在舟山口岸的试运行工作,召开2次浙江电子口岸推介会,率先推广外籍船舶修理联网申报核查系统,先后有53家企业加入浙江电子口岸,基本实现了报关、报检、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网上税收支付和船舶动态管理等系统的有机整合,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
有效创新口岸管理手段。一是制定了《舟山口岸外籍船舶供应企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外籍船舶供应市场秩序。二是对全市19家外籍船舶修造企业的口岸查验监管设施进行核查,进一步完善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了口岸管理。三是口岸查验部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监管模式。舟山海关专门设立北太鱿钓船窗口,优先办理北太鱿钓船进境业务,并实施“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通关模式。舟山边防检查站推行边检管理责任区监管模式,在每个责任区设立集一线服务、一线管控、信息枢纽于一体的现场执勤中心。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嵊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不断规范对出口企业的管理,不断完善良好企业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守法自律、诚信经营。
不断改进口岸服务手段。一是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发的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检验检测双盲样工作流程,构建起了食品、水产品领域先进的检测体系。舟山海事局积极开发“重点关注船舶查询系统”,引入AIS终端信号,增强船舶动态管控能力。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舟山边防检查站提出了全时制通关、船舶预检通关、冰鲜鱼、活水鱼船“零等候”及一线驻点服务等新举措。中国船级社舟山办事处着重抓安全管理和质量建设,全年共检验船舶400多艘次,没有发生一起违规事件。马迹山边防检查站在港区开辟全省首个外籍海员医疗救护中心,努力解决船员看病不方便的问题。舟山引航站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安全地完成了引航任务。三是加强沟通协调。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协商解决口岸工作的重大问题,保证了“绿眉毛”号仿古船出访韩国、日本邮轮“富士丸”号靠泊普陀山和高亭港区五虎礁联检锚地正式启用等重大事项的顺利进行。四是加强培训。全年先后举办了近20期培训班,参训人员1000多人次,提高了口岸从业人员的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
努力提高口岸企业效益。口岸生产企业不仅实现了量的增加,而且做到质的提升。舟山外籍船舶修造企业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口岸意识,自觉加强口岸管理,全年外籍船舶修造企业产值达110亿元。各涉外服务企业积极适应口岸发展的需要,拓展业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努力维护口岸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丰富载体铸品牌,和谐口岸创建有序
以作风建设促进队伍建设。口岸各单位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精神,围绕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实现了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以舆论宣传凝聚口岸力量。以舟山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周年为契机,先后在《舟山日报》开辟了“口岸系列报道”、“口岸专刊”等栏目,编辑出版了《奋进中的舟山口岸》画册,举办了“沸腾的口岸”大型文艺晚会,组织了“老口岸工作者座谈会”、“迎接大桥经济、实现全面跨越口岸篇电视系列访谈”等活动,凝聚了口岸力量,振奋了口岸精神,增强了口岸意识,扩大了口岸影响。
以活动载体促进协作共建。口岸各单位以创建文明和谐口岸为平台,全面开展口岸共建活动。口岸管理部门成立了“网球俱乐部”,丰富了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舟山海关和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不断充实和完善关检合作内容,签订了关检合作备忘录。边防检查部门与值勤点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海关、海事和检验检疫等单位成立口岸联防组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经常性的联合巡查、情报信息交流。通过共建活动,口岸单位关系更加融洽,协调更加顺畅,工作更加顺利,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舟山海事局岙山海事处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记者;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迎接大桥经济时代、实现全面跨越的关键一年。舟山口岸有那些新的举措。
徐主任,随着舟山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对舟山口岸实现新跨越既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做好2008年口岸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目标,立足创新创业,坚持“服务全局、把握重点、密切协作、克难攻坚”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筹口岸规划,进一步扩大口岸开放
2008年,口岸开放工作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确保重点项目的开放,同时加大对难点项目的攻坚力度,以保证我市临港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口岸开放项目确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规模、集聚、效益等因素,坚持标准,保障重点,规范程序,以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认真做好舟山口岸开放范围确认工作。口岸开放范围确认工作,关系到舟山历年来口岸开放成果,关系到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正常生产,关系到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大力度,全力以赴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尽力争取我市2002年以后省政府批准的开放范围和项目得到国家认可。
认真做好舟山口岸“十一五”期间扩大开放项目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尽早由省政府商南京军区划定开放区域范围,并早日将正式扩大开放文件上报国务院。包括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二期码头、和邦化学、世纪太平洋化工品中转码头、太平洋海洋工程等40余个项目。
认真做好已开放区域内部分项目的口岸开放启用验收工作,包括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二期原油中转码头、岱山东邦船厂等15个项目。
认真做好部分项目的临时对外开放申报工作,包括和邦化学、六横煤电一体化、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二期,以及部分船舶修造等项目,同时做好长峙万吨级码头、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岱山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和上海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二期码头临时对外开放的续报工作。
二、强化口岸管理,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
加强制度建设。在现有的口岸管理体制下,进一步加强口岸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重大问题协商解决制度、定期走访交流等制度,研究解决工作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协调处理通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口岸突发事件。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和部队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及部队的更大支持。
加强大通关建设。要依托浙江电子口岸平台,整合全市口岸信息资源,逐步形成全市口岸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扩大电子口岸应用范围,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 “一次输入、多点申报,并联作业”的运行模式,为进出口企业通关提供“一卡通”、“一站式”服务。要重视企业信息网络的更新对接和港区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口岸的信息服务网络。要充分发挥口岸查验部门职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简化查验流程,提高通关效率。继续坚持“5+2”工作制和预约通关制度,努力做到无假日通关和全天候通关。进一步加强对口岸服务企业的管理,规范国际货代、船代、船供、报关、报检等从业行为和市场秩序,使之与大通关要求相适应。要积极推进金塘、六横口岸机构设置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协会建设。要充分发挥舟山口岸船舶修理分会的作用,引导船舶修造企业不断提高口岸意识和大局意识,创立行业自律机制,自觉做到守法经营、规范运作。要适应舟山口岸快速发展形势,积极筹建舟山口岸协会,在政府、查验部门、企业之间搭建桥梁。
加强调查研究。针对舟山口岸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如何进一步解决口岸查验人员不足的矛盾、如何进一步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推进金塘保税物流园区建设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三、加强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口岸形象
进一步完善文明和谐口岸创建体制和机制。按照浙江省文明和谐口岸建设意见要求,2008年,舟山口岸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文明和谐口岸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共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口岸扩大开放,改善口岸服务质量,提高口岸工作效率,推进口岸生产经营,树立舟山口岸新品牌。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动员和组织口岸系统各单位积极参与,营造共建共创的良好氛围。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文明和谐口岸的创建层次。要坚持注重平时,注重实绩,注重效果的考评办法,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口岸工作、口岸法律法规、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扩大口岸影响,提高口岸意识,扩大舟山口岸的知名度,为文明和谐口岸创建活动提供舆论保证。继续办好“口岸网站”。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利用多种载体,组织寓教于乐的口岸文体娱乐活动。要办好口岸网球俱乐部,加强口岸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各类考察学习活动,扩大视野,拓展思路,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进一步锤炼口岸队伍。要注重学习,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在涉及企业、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工作规范,把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注重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多做参谋、做好参谋。要注重廉政教育,树立行业新风尚,逐步建立一支勤政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口岸工作者队伍。
口岸实现新跨越,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依靠解放思想,依靠改革创新。要努力冲破妨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努力改变束缚创新的习惯做法,努力革除影响创新的体制弊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把“两创一促”活动落实到口岸工作的各个方面,促进口岸更加开放,管理更加科学,文明和谐口岸建设更有成效。
一、创新服务理念
打造“港航强省”,实现全面跨越,口岸工作者任重道远。要全力保证舟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口岸工作者必须创新服务理念。要充分认识口岸工作在海洋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做好口岸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服务经济建设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之中,把服务企业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服务由窗口延伸到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把服务理念转化为全体口岸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口岸开放就跟进到哪里;通关需要到哪里,服务就提供到哪里”。
二、创新科技手段
舟山口岸点多、线长、面广,口岸监管点迅速增加,现有口
岸查验力量已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快口岸科技化建设势在必行。要以科技创新促进口岸发展,以提高监管效率为根本目标,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构建先进的检测体系、电子通关模式和监管手段,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速度,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大口岸重点和难点课题的攻关力度,积极解决口岸发展中的制约难题。要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的专业队伍。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换应用,发挥科技成果的最大效益,不断增强口岸的综合功能。
三、创新管理机制
要从舟山口岸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口岸工作新办法新措施。要着力建立适应舟山口岸特点的现场综合监管体系,逐步提高现场监管效率。要着力完善诚信企业绿色通道制度,逐步形成诚信企业自律为主、抽查为辅的激励机制。要着力建立口岸查验单位协作机制,不断拓展协作的领域和范围。要着力建立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逐步探索功能完善、配套合理、集中统一的口岸设施建设模式。
四、创新工作方法
面对口岸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谋划思路,制定对策,解决问题。特别是对我市口岸开放、口岸管理、海洋经济发展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创造性研究,提出切合舟山实际的思路和办法。要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工作力度,不断破除瓶颈,谋求口岸工作新发展。要加强口岸系统内部的协调,畅通协调渠道,形成理解、支持、互助的协作机制。要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注重工作过程,把握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舟山口岸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做好口岸工作,努力实现舟山口岸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