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和机场海关联合设立了入境宠物集中监管区,对空港口岸以分运行李形式入境的宠物实施集中监管,并采取先实施隔离监管、后办理检疫及通关手续的模式。这是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和机场海关共同协作、改革入境宠物检疫模式和监管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
一直以来,在入境宠物的检疫规定中,未要求对入境宠物实施强制性隔离检疫。旅客只要携带规定数量的宠物,并且单证齐全,在现场完成临床检疫合格后,宠物便可在其主人的住所实施隔离,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定期登门检疫。但由于宠物主人的防疫意识和自觉性等诸多因素,这种隔离效果必然不甚理想。由此带来的宠物疫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卫生部最新公布的全国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狂犬病仍居24种急性传染病报告死亡率之首,我国的狂犬病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
面对宠物疫病的严峻形势,2007年2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第1号通告》,通告规定,对上海口岸入境的宠物实施规定期限的强制隔离检疫,并作相关疫病的实验室检验。通告实施一年来,在上海口岸入境的隔离检疫的宠物中多次查出体外寄生虫、细小病毒、猫冠状病毒病、犬瘟热等多种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而原有的“先办理报检、报关手续,再提货后检疫”的入境宠物检疫、监管模式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因单证问题或不符合有关规定等各种原因,导致入境宠物不能顺利通关,滞留仓库的现象非常普遍。宠物长时间滞留仓库,缺乏必要的饲喂和防疫条件,宠物粪便不仅影响仓库环境,而且对宠物的健康也不利,同时也极易引起动物疫病的传入和传播。更有甚者,一些法律意识和疫病意识薄弱者干出了调包和逃避检验检疫的违法事件。
为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号公告》的精神,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入境宠物快速调离,防止宠物因各种原因滞留仓库,避免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入和传播。经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与机场海关友好协商,对以分运行李形式入境的宠物采取快速调离、集中监管、后通关的措施。两部门联合发函,要求机场各相关地面代理,在其仓库内专设宠物存放区,宠物进入各地面代理的仓库后,3小时内通知检验检疫部门将宠物调离至集中监管区,随即送往指定的隔离场实施规定期限的隔离检疫和疫病检验。
此种对入境宠物实施先行调离、集中监管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现了货物流和单证流的分离,可以对入境宠物实施全程全封闭的监管和隔离检疫,可以有效地避免入境宠物因各种原因滞留仓库,有效地防控疫病的传播,杜绝在仓库调包等逃避检验检疫的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