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晨6时半。
天刚蒙蒙亮。骆华星开着那辆丰田轿车准时出现在义乌火车西站。48岁的骆华星是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的义乌站经理,和往常一样,这位皮肤黝黑、剃着平头的义乌老板耳旁挂着蓝牙,语气急促。通过蓝牙,他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昨晚收了多少货。
作为义乌火车西站最大的货运老板,骆华星组织货源的能力大得让人吃惊——整个西站一天要发42个专列车皮,骆就占了其中15个。其中7个专列发往乌鲁木齐,8个专列发往昆明。
10月8日的早晨,当骆华星在义乌指挥工人装货时,与义乌相距5000多公里的霍尔果斯口岸同样热闹非凡,海关办事大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边陲口岸的运货大车一辆接一辆地通过国境线,驶向邻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地。这当中,就有骆华星在5-8天前从义乌发出的服装、袜子、饰品等各式小百货。
义乌到乌鲁木齐,相距5500多公里。从数字上看,骆华星的专列在浙赣线上的行驶里程只有123公里,但这1/50的里程对他而言却极为重要。对许多温州、义乌商人来说,其事业的起点正是始于浙赣线,然后通过像血脉一样的全国铁路网,实现其经济版图的扩张。
从货郎佬到拉车佬
和许多义乌人一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骆华星沿着浙赣线开始了鸡毛换糖的谋生生涯。
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骆华星辗转在龙游、遂昌一带。骆当年十五六岁,上面还有五个哥哥,他迄今仍戏称自己大字不识几个,“在家根本吃不饱,我读了三年书就跑出来混世界了。”
尽管就当时环境而言,出外至多是为了混口饭吃,但浙赣线毕竟为骆华星开启了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大门。鸡毛换糖后期,骆华星开始偷偷尝试着利用地区间的差价,做点袜子等小买卖。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义乌小商品市场初显霸气之时,机会终于摆在了骆华星面前。
骆华星瞄准的是货运业务。1989年的义乌,街上到处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客商,偶尔夹杂着一些中东、欧美人的面孔。跑单帮背着大包小包挤火车的时代已经结束,随着货运量的剧增,许多客商开始寻找货运代理,骆华星们嗅到了其中蕴含着的商机。
“我当年是扒铁路去乌鲁木齐的。”骆华星回忆说,当时他两只口袋空空,一路扒车,遇到查票的,就被赶下火车,在露天随便找个地方睡觉,就这样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赶到乌鲁木齐。
尽管一路上狼狈不堪,但今天的骆华星在回忆往事后,依旧不忘强调“我那趟是去考察市场的”。
回来后,东拼西凑6000块钱,骆华星购买了几辆二轮板车,叫上几个伙计,开始向客商收货。当时义乌的旅馆里住的都是外地客商,骆华星带人一个个旅馆扫过来,逢人满脸堆笑,喊声老板,然后毕恭毕敬地递上一张名片。
在当时的义乌,骆华星们又被叫作“拉车佬 ”。小板车从各个商铺收来的货——骆华星将它们集中起来,以浙赣线为起点,发往乌鲁木齐。
两年后,骆华星羽翼渐丰——他扔掉了小板车,购进了两辆载重5吨的解放牌货车。
运能严重不足的痛楚
在骆华星生意渐渐做大的同时,义乌火车站货运部开始初尝运能严重不足的痛楚。
一直到1985年,义乌火车站还只是浙赣线上一个不起眼的三等小站。其货物吞吐设计能力为130万吨。义乌站货运主任蒋乐俊回忆说,当时自己天天在站里忙着调车皮,但货物还是堆积如山,客商也只能看着干着急。
货发不出去,骆华星比谁都着急。“做生意,牛皮也是要吹一点的,”当时在客商面前,他胸脯拍得乒乒响,说保证货运得快、运得准。结果往往让他傻了眼,他记得最清楚,1991年有一趟发往乌市的货,路上整整跑了两个月!
“两个月啊!而且路上货发到了哪里,当时你根本查不到。客商都急红眼了,差点要和我动手。”骆华星说。
那趟货运完后,他对车皮紧张的义乌站彻底失望了,于是一咬牙,跑到相对容易搞到车皮的浦江去发展了。
许多货运老板和骆华星一样,选择了另辟蹊径。蒋乐俊回忆说,当时除了浦江、金华站,货物最远被分流到江西鹰潭、上饶,“许多老板先走公路,把货拉到江西,然后再从那儿搞到车皮,走铁路。”
转机出现在1997年。这一年,义乌火车站推出行包专列。
义乌火车站谋变
1997年,义乌火车站货运部推出行包专列。骆华星以投标的方式一举吃下几个车皮。车皮有了,他把生意又搬回了义乌。
如今,骆华星每天“吃下”义乌火车西站15个车皮。他在火车站还包下了一座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在义乌市区,骆华星的23个收货网点如23根反应灵敏的触角,将货物源源不断地送往车站仓库。而他每年上缴火车站的运杂费,高达近一个亿。
在骆华星的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义乌火车站也开始谋变。
虽然早已从原先的三等小站升格为一等车站。但在义乌,铁路与公路货运相比,还只能充当“小老弟”的角色。一个可参照的数据是:义乌每年发往外地40万个集装箱,铁路只占其中1.25%。
铁路与公路货运的临界点在500公里。一般而言,运距在500公里以下的公路运输占优势,500公里以上铁路占优势。蒋乐俊说,义乌商人在新疆的霍尔果斯、红其拉甫、阿拉山口等15个口岸,建立起20多条跨国联托运线路,将国内商品直接输送到中亚五国。
“这些国际集装箱的业务近年来增长非常迅速,明年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铁路货运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2003年,位于义乌市区的老火车站酝酿搬迁。今年6月,义乌新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新火车站首次实行客货分开,其中,位于城西街道的义乌西站为货运站,占地面积854亩。
火车站党支部书记毛跃进说,考虑到义乌商贸城的特殊地位,新火车站货运设计能力为350万吨,比老货站约提高了二倍,也使义乌西站一举成为浙赣线上最大的货运站。
对即将到来的浙赣线提速,骆华星说他非常关注,一是提速后,意味着火车能拉更多的货,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货沿着浙赣线驶抵杭州乔司站后,将进行整个行程中惟一一次的编组(货车车厢重新配对组合),浙赣线的提速,将大大缩短编组的时间。
事实上,铁路上的每次细微的动静,都牵动着这位商人敏感的神经,“时代真的不一样了,”他指着车站里的电脑说,过去,我的货一旦出去,中途到哪里我都不知道,现在,电脑里显示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