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香港位处中国南方边缘,从地理上已是处于边缘位置 加上营运成本较内地城市高,部分行业,特别是低产值工业早已迁往内地。他认为,香港被边缘化的问题已存在多年,因此目前要逼切处理的,是如何在内地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进一步发挥香港固有优势,避免边缘化情况加剧。
梁振英提出,特区政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快与内地连接的基础建设,包括铁路、公路、大桥、口岸,以及交通运输的配合,"国泰(航空)早前提出珠三角五个机场的空域管理问题,就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飞机由北方飞到香港,由于要迁就深圳机场,要飞到南中国海兜一个圈才能降落。"他认为,这类问题就需要解决,提升香港的竞争力。
他又指出,香港作为服务业中心,加强人才流通甚为重要。他指出,现时在内地的主要城市,至今没有一所专为港人子弟而设的香港学制学府,以致在外地读书的学童,回港后无法在本港主流学校升学,认为这样会窒碍有子女的港人到内地工作 又或者已在内地工作的港人,回流返港的意欲,因此建议政府资助创办这类学府 并谓由于人才流动性提高,"日后带来的无型得益,远比政府在内地建校的资助为高。"
梁振英又说,内地既是香港的合作伙伴,同时亦是竞争对手,但以现时香港的教育制度,以至课程设计,都不足以应付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局除了要进一步提升青年的语文能力之外,也应为他们设计更多了解内地体制、文化及制度的课程。
此外,梁振英认为,在人脉关系的问题上,也是香港以往一直忽视的优势。他指出,香港目前有几千名代表全国各省市的政协及人大代表,他们相对熟悉内地的发展。他举例说,最近深圳 政府就委任地铁行政总裁周松岗出任政协常委,"内地省市都在借助他们的力量,为何我们不反过来借助他们的力量 "
他建议,特区政府带头制定在香港的政协及人大代表名单,让有意到内地发展的企业及人士,有途径接触他们,而这些有关人士亦可以不时主办座谈会,向港商解释内地情况,以便他们到内地发展。
梁振英以九七年前推动新机场等十项核心工程项目为例,指出香港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共识,亦有能力在短期内进行建设,并强调政府要成为积极推动者," 场力量可以推动一个城 的崛起,但 场力量亦可淘汰一个城 ,所以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扭转这种 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