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万里行》走进宁波港背景资料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铁矿、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是我国的主枢纽港之一。
宁波港目前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宁波老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亿吨级深水大港。200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2亿吨,达到22585万吨,同比增长21.8%,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TEU,达400.5万TEU,同比增长44.5%,增幅连续6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上升到我国大陆港口第四位、世界港口第十七位,跻身全球20强。今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有望突破2.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520万标准箱。
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进港航道水深在18.2米以上,2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以自由进出,25万至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可以候潮进港。宁波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包括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其中5万吨级以上至25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25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目前,宁波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为加快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建设,适应国际贸易和远洋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宁波港今后几年将投资200多亿元进行“二次创业”,进一步营造港口深水码头优势、服务优势、机制优势、区域物流优势和人才优势,实施拓展战略、品牌战略、科技兴港战略、开放战略、港区联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010年,全港货物吞吐量争取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000万标准箱。
宁波港最新发展动态
★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再次突破2亿吨
截至9月底,宁波港今年货物吞吐量再次突破2亿吨,达 2.05 亿吨,同比增长20%以上,比去年实现这一目标提前了57天。
今年,面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及进出口贸易波动加大等挑战,宁波港紧紧依托港口深水优势,主动出击广揽货源,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时,基于对国内港口运输形势的预测及满足生产增长的需求,宁波港进一步加大了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力度。今年1至9月份,宁波港基本建设投资达到 12亿元。
宁波港深入实施“水陆并举”战略,充分发挥大榭原油码头及储罐等优势,综合应用水水中转、码头进罐中转、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多卸快出,今年1至9月份共完成原油接卸量2400万吨,同比增长40%以上。今年3月份,宁波港在国内首次完成实载28万吨、载重吨达44万吨的比利时籍超大型油轮“泰欧”轮到港卸货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宁波港在国内海上原油中转的领先地位。
宁波港继续发挥铁矿水水中转优势,积极寻求水铁中转潜力,深化服务、提高效率,使铁矿中转量持续增长,今年1至9月份,完成铁矿接卸量2500万吨,同比增长13%以上。
面对今年国内煤炭需求旺盛的局面,宁波港挖潜增效、调配货源,今年1至9月份共完成煤炭接卸量1100万吨,同比增长7%。液化品、化肥、钢铁等货种增长势头强劲,其中液化品接卸量前三季度完成222万吨,同比增长28%。
★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
今年以来,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至10月19日,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400万标准箱,比去年实现这一任务整整提前两个多月。
近年来,宁波港依托港口深水和区位优势及浙江经济和外贸的快速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大集装箱航线开发力度,增加主要航区的航班密度。据统计,仅1月至9月份,宁波港今年新开航线35条,创历年新开航线数新高。至9月底,宁波港集装箱航线已达142条,其中远洋干线67条,近洋支线41条,内支线21条,内贸线13条,已基本构成以欧洲线、北美线、中东线为骨干,南美、澳洲、非洲线等为辅助的远洋干线网络,并建立起以东南亚、日本、韩国等近洋支线为支撑、国内支线为补充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如今,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都已“落户”宁波港,宁波港航线已实现“全球通”,月均航班数已突破600班,最高达到672班。
随着一批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相继建成,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深水优势日益突显。目前,宁波港3000多米的集装箱码头前沿水深-13.5至-17米,配有45台最大外伸距达65米的集装箱桥吊,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惟一可以满足超大型集装箱船舶作业的港口。据统计,2004年,宁波港接卸4000TEU以上集装箱船达1252艘次,约占集装箱船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6000TEU以上集装箱船就达206艘次。随着东方海外、中海、中远等船公司首批下水8000TEU型船舶挂靠宁波港,宁波港已步入国际重要节点港。
★宁波港成为我国超大型船舶最大集散地
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超大型船舶集散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进出宁波港的船舶达13918艘次,同比增长23.58%,其中引领10万吨级以上巨轮983艘次,比上年增长131艘次,进一步巩固了宁波港作为我国超大型船舶最大集散港的地位。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进港航道水深在18.2米以上,2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以自由进出港,25万至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可以候潮进港。近年来,宁波港加快一批集装箱、原油、液化等现代化码头的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不断刷新中国港口靠泊各类最大吨位船舶的接卸记录:1995年以来,宁波港多次成功接卸30万吨级特大型矿船 “大凤凰”轮;1998年9月,载货能力为31.57万吨、到港吃水18.7米的挪威籍“莫斯金”号超大型油轮顺利靠上宁波港算山原油码头,刷新了当时靠泊我国港口最大吨位船舶的记录;2004年5月14日,装载量达8063标准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 “东方宁波”号命名及首航仪式在宁波港隆重举行。
今年3月,宁波港又两次成功装卸比利时籍排水量44万吨级的超大型油轮“泰欧”轮,标志着宁波港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接卸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今年7月,宁波港成功靠泊了地中海航运公司旗下的载箱量为9200标准箱的“地中海帕梅拉”轮,使宁波港接纳集装箱船的载箱量从8000标准箱跃升至9000标准箱台阶。
★宁波区港联动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30日,宁波区港联动启动区块――宁波保税物流园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作。这标志着宁波区港联动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七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在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保税物流园区隔离围网、卡口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后,一致认为园区已经具备封关运作条件。
宁波保税物流园区位于宁波港北仑四期集装箱港区,规划面积0.95平方公里,于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目前国内开放度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物流园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各项政策,享受“保税、免税、免证”等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即可办理出口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进出口贸易外汇无须核销,企业允许保留现汇周转使用。
据了解,宁波保税物流园区重点发展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和分拨、临港工业相关的物流产业及集装箱运输的延伸业务,并按照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四大功能设置了四大运作区块。其发展目标是建设长三角重要的进口物流分拨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和国际贸易转口基地,以及浙江省重要的加工贸易料件配送基地。
有关专家认为,保税物流园区的封关运作对宁波建设长三角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和浙江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将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宁波电子口岸建设走在国内前列
以“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一个窗口、全面查询”,“一次交费、全程通关”为目标的宁波电子口岸一期12个开发应用项目已全部完成,10月15日起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每年可为全市外贸物流行业节省成本约1.5亿元。
宁波市的进出口企业和贸易公司多属于中小型企业。一直以来,通关过程采用纸张为主的传统工作流程,影响了通关效率。从2003年起,宁波市就把口岸电子信息化建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力争把宁波电子口岸建设成一个协同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截至今年7月份,宁波电子口岸注册客户达6000多家,包括了宁波市65%以上的货主、货代、船公司、船代公司。
据介绍,电子口岸投入使用后,货主、货代、船公司、堆场、码头等8类企业实体可以简化35份单证的输入工作,而通过信息流的传递,对于货主、货代、车队等企业可以减少6次往返奔波。同时,每年可为货代、货主、船代、船公司、堆场、车队等节省大量费用。
8月29日,由国家12部委组成的调研小组来宁波市调研电子口岸建设情况。在听取了市政府领导的汇报后,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克农表示宁波市电子口岸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宁波港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8月2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评选的“2005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天津发布,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从2002年正式开始,由各地企业联合会推荐,各企业自主报名参加选评,其选评的指标完全与《财富》500强一致。
2002年,宁波港集团就入围当年的国内企业500强。2004年,宁波港实现货物吞吐量2.2亿吨,居全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增幅连续6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第一位,并以全年34.7457亿的营业收入位居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的第188位。
★宁波港首次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前20强
最近, 国际集装箱运输权威杂志社---英国《集装箱化》杂志公布2004年世界30大集装箱港排名:宁波港以年吞吐量400万标准箱的实力位列第17位,首次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口前20强。
2000年以来,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以年均40%以上的增幅攀升。2001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1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五十大港口之列,位列第49名;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77万标准箱,世界排名上升到前30强。
据了解,此次排名的前四位分别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和深圳;此外进入前三十名的中国港口还有排名第14位的青岛港和第18位的天津港,广州港和厦门港分列22位和26位。
★宁波港加快港口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宁波港集团进一步加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力度,1至9月份完成建设投资12亿元,一批在建、新建的码头和配套设施相继投产。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 今年8月24日,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迎来第一艘外贸集装箱船靠泊。这标志着继宁波港北仑二期、三期、四期集装箱专用码头之后,又一大型集装箱专用码头正式开港运营,大大增强了宁波港的总体运营能力和港口地位。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是由招商局国际港口控股(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大榭开发区投资控股公司共同出资建造,总投资34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4个集装箱专用泊位,码头总长1500米,前沿水深负17米。整个工程分两期建设,建成后可同时停靠三条第六代、一条第五代集装箱船,设计年吞吐能力240万标准箱。预计到2006年6月可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已有一个长360米,宽56米的第六代集装箱码头、泊位后方35万平方米的堆场、9857平方米CFS仓库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8月15日,宁波港北仑四期6号泊位水工工程交工验收会议在该工程现场召开,并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6号泊位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工程已投产的泊位数达到4个,为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月,宁波港镇海港区12、13、18号泊位通过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正式对外启用验收。镇海港区12号泊位为1000吨级浮码头、13号泊位为3000吨级码头、18号泊位为5万吨级码头。
5月18日,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前期工程(围堤及陆域形成)正式举行施工合同签字仪式暨开工典礼,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项目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由宁波港集团公司、舟山市金塘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和香港宁兴(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04年3月20日在舟山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股比分别为65%、10%、25%。公司计划在金塘大浦口建设5个7―10万吨级大型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1774米,前沿水深18米,陆域占地面积222.5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250万TEU,工程投资估算约57亿元。前期工程(围堤和陆域形成)主要有正堤686米、侧堤291米、吹填砂340万立方米,为日后工程的正式开工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宁波港今年合资合作取得重大突破
宁波港集团今年合资合作又取得重大突破。在今年上半年“香港.浙江周”活动期间,宁波港集团分别与香港有关企业签署了投资总额达10.5亿美元的港口合作项目: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与意邮(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宁波港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项目,合资成立“宁波意宁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为2.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6250万美元;与和记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宁波集装箱码头二期改建合资项目”文本,通过合资,将位于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900米集装箱码头西侧的414米煤炭泊位改造为集装箱泊位,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5亿美元;与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经营宁波港北仑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的一个泊位和五期集装箱码头的4个泊位,项目总投资为6.5亿美元。
在9月15日刚刚结束的香港“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上,宁波港集团与国投交通公司、东方海外货柜码头(宁波)有限公司(香港)、中远太平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香港)签订了运营宁波港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7号泊位及其相关资产的合作协议。该项目投资总额9900万美元,其中宁波港集团占50%投资比例。此外,宁波港还与日本三菱公司合资组建了辰菱液化仓储合资公司等。
★9200标箱集装箱“巨无霸”轮靠泊宁波港
7月17日上午,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之一-----地中海航运公司旗下的载箱量为9200标准箱的“地中海帕梅拉”轮在宁波港装卸4579标准箱后驶往欧洲,从而使宁波港接纳集装箱船的载箱量从8000标准箱跃升至9000标准箱台阶。
“地中海帕梅拉”轮于今年在韩国建成下水。该轮长336.7米,宽45.6米,最大吃水15.2米,船速25.2节。
★40万吨级超级油轮成功靠泊宁波港
3月30日下午,随着比利时籍排水量44万吨级超大型油轮“泰欧”轮缓缓靠上宁波港大榭实华原油码头,标志着宁波港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接卸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宁波港得天独厚的深水优势和全方位的综合装卸能力得到进一步检验。
建成于2002年的 “泰欧”轮长380米,宽68米,载重吨为44.1561万吨,装载近28万吨原油从沙特始发。
“泰欧”之所以选择宁波港,一方面在于宁波港得天独厚的深水优势,另一方面在于宁波港原油中转实力强劲。宁波港自1988年9月1日开展原油中转业务以来,至2004年底,历年累计安全、优质、高效地接卸原油超16000万吨,原油接卸量自1998 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中国大陆沿海原油接卸港首位。其中,2004年,宁波港原油接卸量突破3500万吨,占全国进口原油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通过“服务多厂家,中转多货主,作业多方式”的策略,目前宁波港过驳的油种已从过去单一的进口油发展到以海洋油、进口油为主,重油和奥里油为补充的12大类:服务货主从1989年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17家石化企业。中转方式从单一的船船过驳发展到以码头为主的船岸船岸过驳以及双舷过驳、口外锚地过驳等,奠定了宁波港原油中转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