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经济总量增长目标
今年的报告出,广东已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的经济总量增长预期目标。全省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6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的经济总量目标。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我省全年14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5.8亿元,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一期、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中油奥里乳化油库、本田汽车24万辆产能扩建、风神汽车15万辆扩建、台山电厂2号机等19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9.5公里,电网建设重点工程有18项建成投产,广东LNG接收站和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四个城市燃起管网工程项目全面开工、治污保洁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去年还有一批新的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争取国家批准我省14项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1630亿元,具体包括:中海油南海石化1200万吨炼油、武广客运专线、广州铁路枢纽新广州客站及相关工程、岭澳核电二期、珠海电厂一期3号和4号机组、广州丰田汽车整车、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湛江木浆、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广深四线、潮州三百门电厂一期、湛江港25万吨级航道、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一珠海段、阳江核电站等项目。这批项目建成后,对我省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起重要作用。
区域合作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报告指出,去年成功办了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9十2”政府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多层次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机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从构想进入实施阶段,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共签约847个项目,签约总金额2926亿元,其中广东方签约1630亿元,引进资金663亿元。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不同层面展开,有31个官方和民间组织举办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方面的各类会议,签署了相应协议,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局面。CEPA合作成果继续扩大,粤港澳在物流、金融、中介服务、旅游、口岸、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展开。粤港两地政府和粤澳两地政府首次联合分别在英国和葡萄牙举办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
去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对发展县域经济作出全面部署。全年全省67个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6.2亿元,增长17.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3亿元,增长16.65%。成功举办第三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签约合作项目632项,合同总金额达547.4亿元。我省还先后与广西、湖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签订经贸合作合同405个,金额1233亿元。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交易额达320亿元。
出台了一批重大专项规划
报告指出,去年我省制定和出台了一批重大专项规划,研究提出了《广东省铁路网规划建议》,并与铁道部签定了关于加快广东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制定并实施《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重点整治内河航道24条,规划整治航道里程约1970公里,估算总投资69.5亿元;制定并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制定了《广东省东西两翼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和相关产业政策,突出发展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明年着重做好八方面工作
报告指出,2005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势向好,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要求,要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加强省内区域经济合作和粤港澳合作,推进泛珠三角合作,形成区域合作新局面。
4.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做强外源型经济,做大内源型经济,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继续推进“十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基础设施和产业重点等项目建设。
6.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着力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
7.促进教育、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粤”战略,积极推进教育强省和科技强省建设。
8.夯实稳定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按照构建“和谐广东”的要求,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维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也是承接“十一五”规划的最关键一年。报告指出,要按要求编制“十一五”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总体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落脚点,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总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主线,把转变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粤”战略作为最重要支撑,编制好全省“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一五”时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