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入境时 请您自觉堵截“隐性违禁品”
      
    7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了海关申报新制度:所有从航空口岸出入境的旅客都必须填写书面申报单,对所携带物品进行申报。

  口岸,又被称为“国门”,是拦截各种违禁品入境的第一道防线。申报“新政”实施一月,已有数千名旅客通过天河机场口岸进入我省,他们有没有做到如实申报,申报意识如何?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

  容易忽略的环节

  7月8日,天河机场入境处,一位女士在申报表“有无携带动植物及其产品”一栏中选择了“否”,可在随后的检查中,海关人员在她的行李中发现了樱桃。

  湖北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旅检科科长王锐说,像这样的新鲜水果,要么要求旅客在入境前吃掉;要么由检验检疫部门将其剖开,检测有无害虫或虫卵,并进行专业除害处理。

  王锐介绍,还有旅客因手续不全,将宠物藏在衣服内带入境。这类事一经发现,除需补办手续外,宠物还得享受隔离“待遇”;隔离期间,若有异常反应,就可能遭到捕杀。

  一些旅客还将在境外购买的新鲜食品、饮品,放在旅行包深处,入境时不申报。机场海关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很难查到,因为在入境口繁忙时,检查每位旅客的全部物品显然不现实。如果有某些食品、饮品中藏着有害寄生虫,就带到境内了。

  由于旅客认识不到位,查验旅客携带的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等,一直是机场旅检工作的最大难点。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等,因其危害较为隐蔽,业内人士通常称它们为“隐性违禁品”。

  湖北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主任索光华说,绝大多数旅客不会携带武器、毒品入境,因为知道那是“伤天害理”的行为,可他们不知道携带不恰当的动植物、食品等,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外来生物入侵”,危害多多

  先是食人鲳(罗非鱼)惊现江城某水族馆,这种会咬人的鱼,据说混进农民的鱼塘里,会吃掉所有其他鱼类。如果这种生存能力惊人的鱼进入大江大河繁殖,后果不堪设想。

  接着是“一只黄花”,这种被植物学家称为“毒草”的外来生物,开始在我省一些地区疯长、蔓延,霸占阳光、雨露,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再无活路。

  就连从没有被我们当成“外人”的水葫芦,也被专家指出是外来生物。每年武汉市花在打捞水葫芦上的经费,多达数百万元。“可别小瞧那些藏在水果里的虫卵。”湖北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主任索光华正色说道,“它们可能带来一场病虫害,可能毁掉大片森林、成千上万亩粮食作物,造成农业恐怖。”

  索光华介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02年,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由国外传至海南省,致使海岛椰树遭劫,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给海南省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和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许多有害生物都是‘偷渡’入境的,而旅客则是主要载体。”武汉海关一位负责人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解炎博士则指出,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对此没有足够认识,以不恰当的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堵截“隐性违禁品”,靠大家

  “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携带‘隐性违禁品’入境的旅客比以前少多了。”天河机场旅检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统计,该科2002年平均每月查获此类违禁品80多批次,现在降至20多批次。

  一位工作人员回忆,以前入境旅客多是到境外探亲后回国的,带回大包小包行李,有旧衣物、种子等,这些都是明令禁止入境的。要没收,旅客还不理解,有的骂人,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现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去国外旅游归来,喜欢多带些水果、人参之类的物品。按规定,水果要切开检查,人参不能沾带土壤。对于这些规定,绝大多数旅客表示接受,并积极配合旅检工作。

  但在“查获”前,还有一些旅客抱着侥幸心理,不主动申报,瞒报、漏报,希望能蒙混过关。

  为进一步宣传“隐性违禁品”的危害,唤醒人们的防范意识,武汉海关决定,除在机场等口岸张贴宣传海报外,还将通过各种渠道散发资料、普及知识,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将“隐性违禁品”挡在国门之外。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