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配额制“吓住”纺织品出口 实施首日,报关仅有2票
      
    7月21日是商务部颁布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条例正式实行的第一天,我们宁波海关获悉,纺织品向欧盟市场的出口量近段时间急剧攀升,但昨天这种势头却戛然而止,出现逆转。
    海关反映
    21日向欧盟出口为零
    “今天报关量大大减少,和之前日日高攀的出口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21日下午,宁波海关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报单窗口的几名海关工作人员显得比平时轻松,一位姓崔的工作人员说,19日全天纺织品出口报关58票,其中欧美就有41票,另外日本有5票,其他地区12票。但21日,他们所办理的出口纺织品报单只有2票,分别是出口香港和摩洛哥的。“出口报关的现状,很能体现出口企业的动向和企业主的微妙心态。”
    而从宁波海关获悉,宁波地区6月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价值达1.27亿美元,出口美国0.53亿美元,另外,像出口日本市场的纺织品的金额也达到了0.49亿美元。“这三者相加的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还是上涨了73.8个百分点,应该说增长幅度还是很快。但到今天的临界点,配额制的效果已经显现。”宁波海关一官员分析说,配额制的实施卡住了之前部分企业疯狂出关的现象,向欧盟市场的零出口在昨天已经出现。
    企业表现
    没有配额,一企业欲转移出口市场
    “两条生产线已经停掉了,没办法,公司没有一点配额,上个月已经和天津的几家老客户接触过了,看看转做内销市场。”鄞州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显得有些无奈,“情况我们是预料到了,关键是真正来临时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这位不愿公布姓名的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名称并没有出现在这次输欧十类纺织品第一次分配情况表上,这意味着这家纺织企业在昨日全面实行出口配额制时,无法再次把下了生产线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代理销到欧盟市场。“但我们还会考虑像别的企业一样,转而转移出口市场,日本、泰国都是我们的目标,希望还有生机。”
    配额不够,一企业欲开拓国内市场
    宁波某制衣公司黄总正在北京和几个国内经销商在一起。“现在在联系内销的生意,要知道这次配额拿到的根本不够用,根据这次输欧十类纺织品第一次分配我们公司可申请数量少得可怜!”黄总表示,根据商务部公布的配额量,他们公司主要产品06输欧类别的纺织品可申请配额只有1449件。“这点量能用多少时间,公司开会时大家都说,用不了一个星期我们公司输欧产品的大门就要关闭了。”
    据黄透露,在配额不够用的情况下,公司通过商议抓紧和国内的几个经销大户联系,积极打通关系增加内销以弥补出口的损失。“对我来说,最关键的还是8月份和泰国一服装厂合作的结果怎么样。”黄总介绍说,他下月将赴泰国与一家当地的生产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外发加工方式也就是俗称的OPA生产方式借泰国工厂进行加工生产,转而销售欧盟市场。
    特别提醒
    市场转移也充满风险
    “实施配额制的第一天对我们这样的大公司而言并没有产生影响。”宁波申洲公司总经理马建荣介绍说,虽然许多企业面临着出口的困难,但困难总是办法多,企业仍要想出办法加以解决。马建荣提醒说,针对部分想把原本出口欧美市场的产品转移到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其他市场,也需格外小心。“表面上看东南亚等地的劳动力廉价,但生产效率却远低于国内,如果没有一定的顾客群支撑,要想转移市场并非易事。”
    宁波大路制衣公司与日本的三井公司合作,常年出口日本市场,公司出口部余主任昨天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出口日本纺织品市场不能与出口欧美市场相提并论,“接单的情况都不一样,日本的单子一票都在2000件左右,而欧美的单子动则万件,而且日本市场对于纺织品的消化能力没有欧美强,因此两者风险承担不同。”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7-2025 CA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口岸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