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2年前8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对俄罗斯进出口18.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05%,比同期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体平均水平低4.01个百分点。其中,对俄出口1.8亿美元,增长16.92%,较同期自治区外贸出口增速高29.99个百分点;自俄进口16.55亿美元,下降9.07%,较同期自治区外贸进口增速低12.87个百分点。
一、2012年前8个月,内蒙古对俄罗斯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值高位震荡,进口增速持续放缓。年内,内蒙古自治区对俄出口值震荡走高,7月出口值实现0.31亿美元,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同比增长9.6%;8月出口值较上月回落,出口0.23亿美元,环比下降25.81%,但同比仍增长13.79%。同期,自治区自俄进口值月度同比增速除4月外,均呈下降态势,8月进口1.75亿美元,同比下降21.56%。
(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占主导地位。2012年前8个月,自治区对俄罗斯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16.31亿美元,下降11.62%,占同期自治区对俄进出口总值的88.88%;其中,出口0.88亿美元,增长45.06%;进口15.42亿美元,下降13.55%。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55亿美元,增长76.98%,占8.45%。
(三)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主导出、进口。2012年前8个月,私营企业为对俄出口值最大企业类型,共对俄出口15.9亿美元,下降11.95%,占同期自治区对俄进出口总值的86.65%;其中,出口1.1亿美元,增长4.25%,进口14.8亿美元,下降12.95%。同期,国有企业对俄进出口1.3亿美元,增长15.83%;其中,出口0.01亿美元,下降72.13%,进口1.29亿美元,增长19.89%。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对俄进出口0.63亿美元,增长1.26倍。
(四)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农产品出口下降。2012年前8个月,自治区对俄出口机电产品0.65亿美元,增长32.74%,占同期自治区对俄出口总值的36.11%,比重较上年同期高4.29个百分点;同期,出口农产品0.31亿美元,下降10.22%。纺织纱线及制品、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较大,但部分种类贸易值有所下降,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下降3.18%,鞋类下降56.82%。
(五)进口以能源、资源型产品为主。2012年前8个月,自治区自俄进口以资源、能源型产品为主,进口值排名前十位商品总值占同期自治区自俄进口总值的90.82%。但部分商品进口值出现下降,其中,原木进口5.49亿美元,下降28.95%;成品油进口0.98亿美元,下降19%;纸浆进口0.57亿美元,下降13.76%(下表)。
2012年前8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对俄进出口分主要商品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出口主要商品 | 进口主要商品 | ||||
商品名称 | 总值 | 同比 | 商品名称 | 总值 | 同比 |
机电产品(包括本目录已具体列名的机电产品) | 0.65 | 32.74 | 原木 | 5.49 | -28.95 |
农产品 | 0.31 | -10.22 | 锯材 | 5.25 | 2.38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0.27 | 53.48 | 肥料 | 1.19 | 35.19 |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 0.22 | 49.62 | 成品油 | 0.98 | -19.00 |
蔬菜 | 0.15 | 65.03 | 铁矿砂及其精矿 | 0.67 | 18.30 |
钢材 | 0.15 | 15.92 | 纸浆 | 0.57 | -13.76 |
服装及衣着附件 | 0.13 | -3.18 | 煤及褐煤 | 0.47 | . |
鲜、干水果及坚果 | 0.13 | 99.07 | 钢材 | 0.19 | 47.72 |
铁合金 | 0.32 | -32.25 | 铅矿砂及其精矿 | 0.15 | 5522.24 |
汽车零件 | 0.26 | 610.91 | 初级形状的塑料 | 0.06 | -26.69 |
二、2012年前8个月内蒙古自治区对俄出口增长、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俄罗斯经济运行平稳,带动需求增长。受国际原油、矿产等资源型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俄罗斯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年内大部分经济数据持续优于市场预期。政府加大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工业化进程加速,机械设备等机电产品需求显著回升,加之居民购买力显著增强,促进了轻工业产品需求增长。数据显示,受益于制造业新订单的增长和生产的增加,汇丰俄罗斯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97[1],虽较7月有所下降,但仍实现连续第11个月扩张;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数据显示,上半年俄GDP同比增长4.4%,经济发展部拟将今年俄GDP增长预期由3.4%调高至3.8-4.0%[2],1-7月份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0.2%,;俄1-7月份实现零售贸易额同比增长6.8%[3]。
(二)我国经济减速对部分产品的进口需求趋缓。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国内经济增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呈现减速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8%,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2季度GDP增速由1季度的8.1%回落至7.6%,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0.1跌至49.2,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跌破50,创近9个月以来最低值,显示国内制造业的活跃程度还在继续下降。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出现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6,连续三个月位于50分水岭以下[4]。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减速,直接导致近几个月自俄进口步伐的持续放缓。
(三)国际形势推动新兴市场开拓。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升级、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反复,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直接导致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市场的欧美日等国需求低迷。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7月的49.8降至49.6,延续萎缩状态;日本8月制造业PMI为47.7,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欧元区已连续第12个月处于萎缩。我国企业不断加快开拓俄罗斯等新兴出口市场的力度,带动对俄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当前中俄贸易存在的机遇及建议
(一)中俄两国共推双边经贸发展。近年来,中俄关系发展态势良好,双方政治、经贸交往频繁,4月底李克强副总理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企业共签署了26项重要协议,总金额超过60亿美元,涉及油气、电力、煤炭、新能源、能源装备和节能等领域。
(二)俄罗斯入世利好中俄贸易。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对俄经济、社会状况和进出口形势的研究,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为企业开展对俄贸易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二是继续加强我国与俄罗斯的沟通交流,增强贸易合作,为双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把握两国经济发展形势,积极筹划整体发展方向,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